紫砂壶这三类造型的形制,几乎包罗了自然界与世间各类可创性的形体,这也是紫砂器形制特别丰富的重要原因。日前,有的紫砂壶兼有两种甚至三种形体造型,这种造型方法就是在圆形、方形壶上再装饰别的形体,如掇球壶是自然形体与几何形体的结合;四方竹段壶是筋纹形体、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的结合;六方掇球壶乃是自然形体与几何形体和筋纹形体的统合。
紫砂壶的结构
一把传统的紫砂壶,其完整结构包括壶身(壶体)、壶嘴、壶盖、壶把、壶底、壶足等方面。其中,壶身是主体,壶嘴、壶盖、壶把、壶底、壶足则是其附件。
1.壶钮
壶钮亦称“的子”,为揭取壶盖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常见的有宝珠钮、桥形钮、仿生钮三种。
(1)宝珠钮:圆壶中最常用的钮,呈珠形、扁笠、柱形,往往取壶身缩小或倒置造型,简洁、快捷。
(2)桥形钮:形似拱桥,有圆柱状、方条状、筋文如意状等。作环形设单环、双环,“串盖”。平缓的盖面,环孔硕大的为牛鼻盖。
(3)仿生钮:花货常用的钮式,形象生动,造型精致典雅,如南瓜柄、西瓜柄。
2.壶嘴
壶嘴即紫砂茗壶的嘴,喻为人的五官之一,它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的称“暗接”如汉扁壶嘴,壶嘴与壶身的肩线,侧线贯通,具有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1)一弯嘴:形似鸟啄,俗称“一啄嘴”,一般为暗接处理。
(2)二弯嘴:嘴根部较大,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均可。
(3)三弯嘴:源于铜锡壶造型,早期壶式使用较多,明接处理较常见。
(4)直嘴:形制简洁,出水流畅,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
壶体孔眼:明代多为独孔,清代中后期为多孔,有三孔、七孔、九孔等。20世纪70 年代出口日本的紫砂壶一度用球形孔,其孔要求排列整齐,与嘴对正,并依据嘴形而设置。
3.壶把(柄)
壶把为便于握持而设置,源于古青铜器爵杯的弧形把,而源于瓷执壶、条形壶把的称“柄”。壶把置于壶肩至壶腹下端,与壶嘴位置对称、均势。具体可分端把、横把、提梁三大类。
(1)端把:亦称“圈把”,其使用方便,变化丰富。把、口、嘴三点呈水平对称,垂直形式安置,具有端庄、安定的效果。
(2)横把:源于砂锅之柄,以圆筒形壶居多。
(3)提梁:从铜器及其他器形吸取而来的壶式,除提梁的大小与壶体协调外,其高度以手提时不碰到壶钮为宜,有硬提梁、软提梁两种,光素器、花塑器都有,变化丰富。
4.壶盖
紫砂壶因其里外都不施釉的特点,盖与壶体能一起烧制,从而达到成品壶盖直紧、通转、防尘、保温的效果。主要形式有压盖、嵌盖、截盖三种。
(1)压盖:亦称“完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边缘有方线和圆线两种,均与壶口相呼应。与口置平的泥片称“座片”,弯起泥片称“虚片”,壶口泥片称“坨子”,壶墙的泥圈为“子口”,几个部位转折过渡用脂泥镶接,润合贴切、浑若天成”壶盖稍大于壶口外径的俗称“天压地”,以适应功能和视觉的要求。
(2)嵌盖:嵌盖是壶盖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能达到“准缝如纸、发之隙”者属上品。平嵌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时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缩一致,仅有“纸、发之隙”,有圆形、方形、异形、树桩形等。虚嵌盖与壶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状,形制规整,口部以装饰线处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结构,与平嵌盖手法相似,以严密、精缝、通转为上。
(3)截差:这是紫砂壶特有的一种壶盖形式,以壶整体截取一段作壶盖而得名。其特点是简洁、流铴、明快、整体感强。制成后盖与口不仅大小合适,而且外轮廓线互相吻接,丝芦台缝,故技术要求较高,截盖有截盖、克截盖、嵌截盖之分。
5.壶底足
壶底足也是构成造型的一个主要部分,底足的尺度和形式处理,直接影响造型的美观性。壶底足大致可分为一捺底、加底(足圈)、钉足三种。粘接制作方式有明接、暗接两种。直方挺直造型的壶宜用明接,圆韵浑朴造型的壶宜用暗接处理。
(1)一捺底:是指壶体自然结束,形成一个平面的器足类型。为了搁放平稳,壶的底部会向内凹进。一捺底多用于圆形紫砂壶。
(2)加底:是指在紫砂壶的底部额外再加制一个圈底的器足类型。加底是为了使壶形更美观、更精致,多见于矮壶。
(3)钉足:是指在紫砂壶底部加制钉形底的器足类型。钉足有三足钉和四足钉之分! 适用于口小底大的壶,目的是使器形不呆板,趋向活泼,搁放平稳。
裕臻紫砂编辑:晶晶
原创作品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