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裕臻紫砂壶官方网站!
公告
坚持做好壶,做好茶,让茶友壶友放心,大家互相支持,互相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柳红:做大做强茶产业 提升国际竞争力

3月5日-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柳红在会上提出建议,建议应做大做强我国茶产业提升茶产业国际竞争力。


柳红表示,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茶叶产量位居世界前十,2017的产量在255.7万吨左右,2000-2017年我国茶叶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0%。从目前的茶叶消费市场看,我国茶叶消费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其中高端散茶供不应求,价格一路走高,利润丰厚,但是中低端茶叶在国内市场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情况,而出口市场正好是以中低端散茶为主,能够和国内市场互补。2017年1月-10月我国共出口茶叶29万吨,金额约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7.5%,预计全年出口量将超过35万吨,达到近年来的最大值。我国茶叶的出口从出口种类来看,2017年前10个月,出口数量最大的是绿茶,达到24.10万吨,其次是红茶、乌龙茶、茉莉花茶和普洱茶。

柳红指出,中国虽是世界产茶大国,但还不是产茶强国,调研发现我国茶叶出口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效益和竞争力与国外一流企业存明显差距。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二是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建立茶叶品质分级标准。我国茶叶种植以农民“一家一户”为主,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滞后,导致管理水平不一致。而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的茶园管理则以大型农场为主,茶农也往往受过良好的职业培训。我国茶叶平均亩产55.8公斤,仅为印度的40%。茶叶加工上,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制作,生产出来的茶叶标准化水平低。而且由于产地既有利益,没有建立茶叶品质分级标准,从而制定相应的价格体系,引发了茶叶市场特别是在出口市场恶意压价等乱象,严重影响了出口茶叶的口碑。三是产品结构不适应国际市场。我国茶叶出口主要集中在亚、非的伊斯兰国家市场,绿茶占绝对比例,达九成以上。而国际上最主要的茶叶消费地区——欧美及中东地区,是以饮用红茶为主,我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量较少。在商品形式上,国际茶叶市场以袋泡茶、茶饮料为主导,而我国出口的茶叶绝大部分是散装的原料茶,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较低。这种出口格局依赖性明显,产品开发上的不对路导致国际市场适应性差,无法满足国际茶叶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四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愈加严苛。近5年,欧盟对茶叶相关法规进行了多达69次修订,农残标准限制对象已从一般农药扩展到草甘膦等除草剂,再到蒽醌、多氯酸盐等环境污染物,从企业自身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延伸至公共质量管理体系。绿色壁垒高筑造成部分出口商选择主动放弃欧盟市场。此外各类认证也推高出口成本,越来越多的进口商要求茶产品通过有机认证、雨林认证、UTZ(咖啡、可可和茶叶的可持续发展认证)。质检总局标准与法规中心组织的全国177家出口茶企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专项调查中发现,有126家(71.1%)企业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其出口中遇到的主要阻碍,其中106家(59.8%)企业受到影响,造成直接损失额4.69亿元,为此新增成本1.17亿元。

为此,柳红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逐步提高我国茶叶规模化生产水平。一要由国家层面组织建立茶叶品质等级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茶叶分级价格体系,鼓励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二要搭建产区生态云平台,通过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为整个产区提供生产种植导向性意见,特别是在出口产品主产区,建设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生产作业区,改善茶叶初制环节相对粗放的状况,提升加工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三要建立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实施一药一码一册的溯源管理。四要鼓励科研院所加大对新设备、新产品的创新研制力度,同时通过政策性补贴鼓励企业使用新设备进行生产。

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开展国际互认工作。由国家层面积极组织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引导扶持,帮助国内的认证机构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既减轻国内企业认证负担,也有助于推进茶叶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融合,提升“中国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打造中国茶文化体系,推广茶文化影响力。借助海丝茶文化溯源、“一带一路”茶文化推广、国际级茶博会、孔子学院等,讲好中国茶故事,挖掘中国茶的文化品味,推出中国茶文化品牌,从品鉴文化、消费文化、茶艺文化等方面推动中国茶品牌与价值提升,让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亮相,扩大中国茶在国际的占有力和影响力,构建国际性展示交易平台,掌握世界贸易通道中的话语权。

四、整合茶产业资源,打造领军企业,塑造知名品牌。一是主要茶产区的地方政府要根据各生产区域茶产业的优势和特色,针对出口茶产品,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品牌建设等全方位促进发展举措,打造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茶文化品牌,集中塑造强势品牌和领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茶叶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出口红茶产品的推广力度,对在国外重要城市推广和开办相关项目或品牌店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奖励和扶持,减少企业推广成本,让品牌更具竞争力。

上一篇: 买了紫砂壶之后你应该做些什么
下一篇: 一杯好茶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