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大师顾景舟堪称紫砂江湖中的泰山北斗,不管是紫砂收藏界或者是拍卖行,他都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地位。其景舟壶的拍卖价格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万元。
有一位老人,他的紫砂作品也是千金难求的,去年1月份,徐汉棠经典作品“四世同堂”紫砂壶以80.64万元成交。6月,徐汉棠制、韩天衡刻画的一把“秦权壶”,又拍出了86.25万元的高价。他就是是顾景舟的第一位入室弟子,年过八旬的徐汉棠。
徐汉棠一生经历了社会政局的几次重大变革对紫砂行业的影响,“从民国时期家族老字号的经营开始,繁荣与动荡波折起伏,特别是解放初,迫于生活,许多手艺极高的艺人改行。”
2006年,在从艺60年之际,徐汉棠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目前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光环加身让徐汉棠愈感肩上担子之重。古稀之年,他仍不辍著书立说,并且重金回购自己流落在外的早年代表作品。“我要用实物说话,让后代更好地传承这门绝活。”他说。
景舟遗风与汉棠创新
徐汉棠清楚地记得:“1952年3月,我成为顾景舟的第一位入室弟子。”他与顾景舟结下了三十年的师徒之缘,在技艺上得其真传,悟其奥秘。
师从顾景舟,徐汉棠获益匪浅,同时他还博采众长,吸取了王寅春、朱可心等“紫砂七老”的技艺精妙,不少创新做法开紫砂艺术之先河。
重金回购作品传承后人
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曾说,三四年前,他能数出紫砂大师10来人、工艺师170多人,共300多人。现在他已经报不出数了,靠紫砂吃饭的有说3万人,有说5万人、7万人,无从统计。
紫砂行业迎来了大繁荣,人才辈出,但老紫砂艺人们却萌生了自己的担忧。
“现今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紫砂艺者不去体悟紫砂艺术特有的语言,缺乏艺术的想象力。”徐汉棠感叹。
紫砂收藏也存在“虚火”。“某些收藏家缺乏真正的鉴赏力,他们要的是值钱的,而不是精美的;是时髦的,而不是独特的。艺术家的名字比作品的品质更重要——人们是靠耳朵去欣赏视觉作品,致使仿作、伪作的恶劣倾向泛滥。”徐汉棠说。
近几年,徐汉棠陆陆续续从台湾重金回购了他早年做的100多件紫砂花盆。徐汉棠老人希望,能有更多的紫砂作品实物留给后人,传承紫砂艺术。
当下,有些人受到名利的趋势,急功近利的炒作,做壶不久确吹嘘自己是大师,忽视了自身的技艺。我们需要像徐汉棠这样学艺严谨,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更需要返璞归真,扎扎实实陶艺师,不断提升制壶工艺,将紫砂艺术发扬光大。